打嘴仗MIT的校刊曾刊登一幅漫画,画中两校的学生正在进行智力竞赛。主持人问 MIT 选手:“地球的半径是多少?” MIT 当即回答:“6367km。”主持人转问哈佛一方:“1+2 等于多少?”哈佛的学生则抓耳挠腮,然后大叫:“为什么给我们的题目需要运算?这不公平!”受到如此侮辱,哈佛学生不动声色地反击,躺枪的是斯隆商学院[微博]——“是的,MIT 的 Sloan商学院是最好的,培养了世界最多的商界雇员。在企业里,我们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就专管 Sloan 毕业生。”哈佛某个洗手间墙壁上还涂鸦有这样一句话: “What does M.I.T. stand for?” 下面是煞有介事的自问自答: “Monkeys In Training!” 将理工生比作不会思考的猴子接受机械训练,不得不说语言游戏还是哈佛玩得老辣。还有一个段子在麻省流传:MIT 和哈佛两校之间有个生活超市,在一个写着“10件以下商品快速收银通道”的牌子下,站着一个手推车里货物满满的愣头青。MIT 学生会说:“这是哈佛来的,连数也数不清。”哈佛学生则会说:“这是 MIT 学生吧,告示也不认识。”
原来,MIT学生深夜潜入哈佛球场埋伏了这个机关,成功在重大赛事里抢走了哈佛与耶鲁两校的风头。此事造成的影响令哈佛感到好气又好笑,以至于 1984 年在耶鲁橄榄球队又要到哈佛主场来比赛时,整个剑桥镇都在讨论 MIT 会不会又来搅局,而哈佛又将采取什么措施防范。MIT 学生要从学校所在的查尔斯河北前往波士顿,有一座桥是必经之路,这就是始建于 1891 年的哈佛大桥。MIT 人恨透了每日通勤还得看到对头的名号,闹上法庭要求市政府重新命名这座桥。而哈佛大学据理力争,称早在 1636 年就横空出世的哈佛对美国教育有卓越贡献,学校跟前的桥叫“哈佛”是当仁不让的,哈佛世界闻名时,别说 MIT 了,连美国都还没诞生呢,后辈小子根本没有资格争夺大桥命名权。于是乎,MIT 的申诉被悲惨地无视了。好像生怕戏剧效果不够,MIT工程师在此时站出来说他们分析了哈佛桥的结构,认为这个桥不稳固,如此糟糕的设计正好配哈佛之名。市政府不以为意,哈佛也当是MIT嘴硬不肯认输,谁料到桥建成后的第5年,由于交通量剧增,它真的华丽丽地垮了……现在大家看到的哈佛桥已经是2.0版本了。
明信片上的哈佛桥
重建后不再有倒塌危机,MIT 决定想办法“收复”大桥主权。1958 年,一个叫 Oliver Smoot 的 MIT 学生叫上几位同学,在8月的一天登上哈佛大桥,美其名曰前来测量大桥的精确长度,而测量的工具——是他自己的身体。
Smoot 同学桥头到桥尾躺倒数百次,要看看这座桥到底等于他身长的几倍,这帮 MIT 的学生给桥上留下了数百个Smoot的身长记录,很快这些记号变成了这座桥最受关注的景观,桥还是那个哈佛桥,但人们经过时,心里想起的永远是一个MIT学生发明的全新“度量衡”。
第69个!
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,MIT 兄弟会 Smoot 的学弟们还每学期上桥将他们当年留下的记号重刷油漆,目的就是要让哈佛桥上的 MIT 痕迹鲜艳常新。真是拼!
第一百个 Smoot互黑第三阶段:娱乐至上经过这几十年的缠斗,两校由一开始赤脖红脸地互黑转变成 MIT 工科生单方面调戏哈佛,具体事例如下:
美国名校史:哈佛和麻省理工坚持互黑数百年
2007年在热门游戏《光晕3》(Sheldon 的至爱)发布前夕,几个 MIT 的学生半夜偷偷跑进哈佛校园,给 John Harvard 的雕像(哈佛校内的标志性景点)挂上了头盔和机枪,改成了光晕中士官的形象,并很 nice 地在旁边附上拆卸说明。
哈佛和耶鲁每次的橄榄球赛是哈佛人的噩梦。2006 年 11 月的比赛中,哈佛在体育馆里的校徽被 MIT 学生改掉校训“ Veritas真理”,换成了“Huge Ego自以为是”。2000年,MIT 还在哈佛和耶鲁的球赛中发射了一支小火箭,在球场上空喷射出 MIT 字样的烟花。
原来 MIT 又在赛前的晚上潜入哈佛,给橄榄球场底下埋入了 480 英尺长的小火箭控制线。此次造成的轰动的让可怜的耶鲁也被间接伤害,第二天波士顿媒体的新闻头条都是“MIT队得分1,哈佛-耶鲁队零光蛋”。
互黑的原因:
因为爱据传 MIT 对哈佛最大的“仇恨”来源于哈佛一直想吞并 MIT 的野心,MIT 崭露头角之初,哈佛有意招安 MIT 成为哈佛的工程学院,这样 MIT 的学生便可以取得烫金的哈佛学位。当时的小字辈 MIT 好似遭受凌辱一般,把送来的红包原封不动就给扔了回去,从此双方结下了梁子。而真实历史其实是双方已经达成了学校合并意见,只是这个决定被个州法院否定了,它认为两大牛校合并违反《反垄断法》。